2025-02-23 春季團體培訓~藥癮輔導老師應具備的六項態度
本會於114年2月23日舉行藥癮輔導老師培訓,主題在強化輔導老師對於正念班授課的專業度,共有近20位老師參與,當日邀請台北地檢署林達檢察官蒞臨,並見證全體輔導老師簽署契約書,共同宣示老師守則,全場互動交流熱烈。
活動一開始由本會華琳理事長開場致詞。華琳理事長談及本會成立已經邁入第十年,最初由林達檢察官出於幫助藥癮者戒癮以及賦歸社會的愛心,大力促成本會的成立。華理事長也提及對本會的願景,期盼有朝一日其他縣市的地檢署也願意與本會合作,讓本會能幫助更多藥癮者。最後,華理事長真摯感謝所有老師願意撥出時間來服務,也勉勵所有老師持續精進自己,使本會有朝一日能開枝散葉。
接著,由本會主任李欣怡諮商心理師、簡辰芳臨床心理師及彭世璇臨床心理師,逐條講述六項輔導老師應具備的態度,包括:尊重與傾聽、堅守底線、同理心、以身作則、能看到學員的好,以及勇敢堅強,並分享實例與台下老師互動交流。彭心理師說,藥癮者的想法或行為可能違反道德甚至違法,但若只是進行道德勸說,難以提升其改變動機,透過尊重與傾聽,有助於探詢學員行為背後的原因,觸及內心更深層的需求,進而找到改變的契機。李主任說,本會學員最常見的用毒原因是情緒困擾,且學員的家人也常有情緒問題,因此老師示範情緒穩定十分重要,能提供學員更好的情緒調節策略與方法,並鼓勵學員多將自己成功的情緒調節經驗在課堂中分享,讓其他學員也能學習。簡心理師分享,學員目前的問題是從小到大的種種生命經驗所累積而成,若老師能以更整體的觀點看待學員,便更能理解學員目前的處境,並透過發覺學員的優勢,學員會逐漸建立對自己的信心,甚至重新燃起對人生的希望。
最後,老師們熱烈地交流分享自身的輔導經驗,像是透過讓學員知道老師很在乎他們,學員也會因此而更加珍視自己的生命,活動在大家的交談聲中圓滿結束。